<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市自然资源局赴斗门区开展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政策宣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12月21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蒋道平带队赴斗门区开展耕地保护制度政策宣讲现场会。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云,斗门区政府副区长刘芝茵、黄劲勇,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张少良,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斗门区相关镇(街)、村集体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图片1.png

          会议指出,斗门区作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主战场,承担全市七成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在落实我市耕地保护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但违法占用耕地的“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仍时有发生,一些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上还存在挖塘养鱼等“非粮化”情况,耕地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会议强调:

          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紧紧围绕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这一总目标,全面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重点任务。准确把握“耕地保有量一票否决”和“进出平衡一票否决”的新考核口径,确保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二是要敢于直面问题,层层压实责任,落实防控责任和整改工作。要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拓宽耕地补充途径,采取耕地恢复以及撂荒地复耕复种等多种措施,开展耕地连片垦造,实现耕地有序恢复;结合正在推进的“田长制”建设工作,把耕地保护责任层层压实,充分发挥村“两委”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耕地保护过程的“桥头堡”作用,延伸防范耕地被违法占用的基层触角。

          三是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群众普及耕地保护红线知识。要做好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业种养户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共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耕地保护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辖区政府逐村逐镇召开系列政策宣讲现场会,将耕地保护要求传达到每位农户,同时明确并公示耕地范围,将耕地图斑信息发放到每个农户手中。对破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违法者,各相关部门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协同作战,坚决从严从快查处、惩戒。达到惩处一个,震慑一片的宣传警示效果。

          斗门区表示,要坚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落到实处,对标中央、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提高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群众对耕地保护工作的认识;认真查漏补缺,对违法用地行为要“零容忍”,按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对现状耕地落实管护种植责任,不断夯实斗门耕地保护基础;坚守底线,严厉处置违法违规破坏耕地行为,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及“非粮化”现象。

        分享到: 0
        政务微信
        手机APP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