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征集调查

        珠海市出租小汽车运价听证会报告

         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等有关规定,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于201782日下午组织召开了珠海市出租小汽车运价听证会。现将听证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证会基本情况

        本次听证会设听证会参加人19名,通过社会公开征集和委托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的方式产生。其中市政协委员参加人1名,政府相关部门参加人1名,市消委会参加人1名,市出租小汽车行业协会参加人1名,专家学者参加人1名,消费者参加人8名,经营者参加人6名。本次听证会设听证人3名,分别是市发展和改革局郭圣勇副局长,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所卢新华所长,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科蔡开达科长。实际到会的听证会参加人17名,符合《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第二十一条“听证会应当在有三分之二以上听证会参加人出席时举行”的规定。此外,听证会设旁听席和记者席, 6名市民参加听证会旁听,6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了听证会。市纪委派驻市发展和改革局纪检组指派工作人员列席听证会。

        听证会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郭圣勇主持,并宣读了听证会纪律,介绍了听证人、听证会参加人,以及做总结发言。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科蔡开达科长陈述听证方案,市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所卢新华所长介绍定价成本监审结论及相关情况。17名听证会参加人都在会上作了发言。

        二、听证会参加人对听证方案的意见

        听证会上,听证会参加人围绕《珠海市出租小汽车运价听证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踊跃发言,主要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听证会参加人大多数赞成听证方案

        大多数听证会参加人赞成方案,认为我市自1996年以来没有调整过出租小汽车运价,面对经营成本上涨、出租车驾驶员收入下降、人员流失等行业现状,提高出租小汽车运价是可以理解的。经营者参加人也对本次运价调整持欢迎态度。

        (二)听证会参加人对方案提出的主要意见

        1市交通运输局肖卓文:一是调整运价的必要性。我们现行的出租车运价1996年制订的,已经执行了21年,那么这21年以来,大陆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以及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涉及到整个行业经营生产要素,包括人力成本,燃油,办公场所租金,社会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等等成本大幅度增加。平均物价水平也跟1996年不可同日而语,就出租车驾驶员而言21年他的收入处于0增长,甚至往下跌的态势。我们珠海的出租车运价水平基本上处于珠三角所有城市末位,远低于广州、深圳、佛山、顺德、惠州、中山、东莞等地,这些城市陆陆续续在前几年已经完成了运价调整。当前运价结构跟珠海市目前的交通状态,居民出行习惯以及地理环境因素非常不匹配,非常多的拒载都是因为这个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广大出租车驾驶员对调整运价的呼声非常高,今年年初委托暨南大学对出租车运价调整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超过80%的驾驶员强烈要求对现行运价进行调整,当然,可能每位驾驶员对调整的方案侧重点不一。珠海作为口岸旅游城市,搭乘出租车的乘客,旅游、商务、公务的比例比较高,相对而言这部分的乘客他对运价变化敏感度比较低。二是制订运价调整方案的原则:第一、坚持问题导向,运价调整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而是要通过适度结构性调整,缓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之前提到的运价结构跟珠海的交通状况,居民出行习惯,以及地理环境因素不匹配的问题,还有运价形成机制僵化固化的问题,以及跳表规则导致的不便问题。第二、两个方案没有背离规律,参考了周边城市的运价水平,按照方案二调整也是处于珠三角中等水平。我们交通运输局倾向方案二。最后,向在座各位驾驶员提出一个忠告,要尊章守法做好服务,因为相当多消费者都在质疑价格提高之后,行业的服务水平会不会提高,会不会改善。如果按照现在的服务水平,等于把这个市场拱手相让。今后还发现拒载、抽烟、讲价、辱骂乘客等行为,查实一起,从重处罚一起。

        采纳情况:采纳。

        2市消委会余海东:我们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私家车的消费者,这部分人对目前的运价知道大概价格,他们出行一般是自己开车,因此对运价表示关注度并不高。相对运价调整,他们更关心或者认为出租车行业问题最大的是出租车驾驶员行车不文明、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有随意变道、抢道、变道不打灯等这些行为,在出租车驾驶员中比较普遍。另外是没有私家车的,出行多靠公共交通工具、网约车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对运价上调,第一种是直接表示不能接受和反对。另外一种他们也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和物价不断上涨,运价多年未变的情况下,做调整可以理解,但认为调整幅度不宜过高,应该在合理区间。消委会充分了解消费者意见,结合出租车行业运营的实际情况,认为这两个方案都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分段收费,调整后的两个方案由超过20公里加收30%,变成超过12公里加收30%,这个12公里的距离是否过短?另外,随着运价上涨,相应的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乘客的乘客体验也应该得到相应提升。如果只涨价而不提高服务水平,不提高消费者的乘客体验的话,可能会让客源流失到网约车平台。具体说一下乘客体验,仍然是多方面的,如不绕路,不拒载,不辱骂消费者等情况,更多的包括车内是否整洁,车内是否有汽油味、机油味。网约车车内乘客体验更舒适一些。最终,我们的观点认为出租车经营涉及的面比较广,运价调整要处理好调整幅度、社会接受度、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长期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约车平台出现,出租车面临的挑战可能会继续加大,一次价格调整作用有限,更应该从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手。

        采纳情况:部分采纳。理由:12公里与周边城市相当,也符合我市目前交通拥堵和出租车运转半径的状况。

        3市出租小汽车行业协会曹伟强:1)建议完善一下我们的运价调整方案中超过12公里加价的内容,我觉得整个城市的出租车活动范围、活动半径,现在和原来珠海市出租车很多长途客的状态不一样,当年经常有很多乘客到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所以超过20公里以上才加收30%,现在很难找这类乘客了。超过12公里的规定,我们参考的是周边深圳、佛山禅城,它们都是12公里。广州是35公里,现在的司机也说要把半径缩小。所以,我觉得,因为我们出租车整个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有可能的话,应该比12公里更短。(2)网约车跟传统出租车的竞争,最主要的,除了他们准入的起步不公平之外,另外从价格机制方面也存在传统的出租车没有竞争力的问题。网约车使用的是市场价,传统出租车使用的是政府定价,网约车可以在它法定节假日,或者乘客高峰期时段上调它的运价,在它空暇时间段可以下降它的运价,而我们的传统出租车无论什么时段必须按政府定价,只有一个价格。从这个方面我们就没有竞争力。所以,综合这些方面,我建议采取方案二,虽然全面调整了方案,但是调整后与周边城市的运价相比还是属于中等水平。(3)为行业的健康发展、灵活应对市场情况打下基础,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希望能逐渐调整为政府指导价。因为方案二作为基准价,在实行政府指导价以后作为基准价它的可操作性更加高,如果方案一可能实际操作性会更小一点。(4)现在整个行业出租车驾驶员不稳定,停运车辆各公司都有,所以我们现在的上岗情况还是不足,我们这个行业现在的营运收入、驾驶员收入不理想,所以我们希望从方案二入手,能让他们感觉到从事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的,通过这样,首先稳定现在在岗的队伍人员,另外把我们原来的一些老司机、好司机,重新吸引回归到原来的岗位上。目前在岗的司机基本上都是一些三四十岁,或四十、五十岁的驾驶员,新的血液不愿意进来,老的退下来了,没办法再做。所以,这个行业急需新的血液进行补充,但是他的收入没有吸引力的情况下,没办法,所以我们建议采用方案二。

        采纳情况:部分采纳。理由:超过12公里加价与周边城市相当,不建议再缩短。

        4专家学者李伟:我从1991年开始就进入出租车这个行业,到现在已有20多年了,运价是从1996年制订的,1996年时的油价是1.42元,到现在整个涨到67块的水平了。再加上其他各种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什么我们20多年来整个行业也没有调价,主要原因是这个行业还是不断通过内部挖潜,不断选购更新的、油耗更低的车型抵消油价上涨的压力,增收来摊销部分的成本压力,但是由于道路资源增长确实跟不上社会车辆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整个道路拥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平均车速逐年下降,今年6月份的晚高峰时速只有21.2公里/小时,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网约车,从去年底共享单车进驻珠海,在方便市民的前提下,对出租车的冲击很大。原来实载率有70%,现在不行了,由于收入跟不上成本幅度,司机的实际收入逐年减少,导致部分司机为增加收入挑客、拒载现象确实有发生。司机的工作越来越辛苦,可是整体上得不到社会认可,他们怨气也很大,司机离职导致整个行业缺员现象严重。刚才说,我们这个行业从驾驶员标配来讲每台车2.3人,也就是说整个行业差不多要达到8480个驾驶员,但实际只有6907人,这么一个现状造成整个行业,司机有的加班加点,开车时间延长,司机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怨气越来越大,得不到社会认可,离职成为恶性循环。部分司机挑客、拒载更是有恃无恐。为缓解经营困难,吸引从业人员回归,实现出租车司机队伍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出行服务,进行运价调整很有必要,我们的意见倾向于方案二。

        采纳情况:采纳。

        5企业代表李方正:我们建议采用方案二。具体原因前面几位说得很清楚。我补充一点,我们做调价计划时,出租车驾驶员有6907人,到昨天统计仅有6692人,也就是说这个行业人数一直在下降,再不采取措施,确确实实这个行业越来越会进入困境。

        采纳情况:采纳。

        6、企业代表黄国钦:1986年到现在一直从事这个行业,没离岗过,看着珠海长大,看着珠海的交通越来越塞,由顺畅到目前堵塞交通,以前拱北口岸没什么车,现在拱北口岸看到的都是私家车跟人,为什么现在拱北口岸一到下班时间(430)后,乘客叫苦——没车坐,没有出租车。我到交班时间段进去拱北,最起码塞一个半小时才能出来,才能离开拱北。这有个交班时间段没有办法,如果交通畅通的前提下,不可能没有车,乘客也不会嗷嗷叫苦没车坐,这个大家也理解,都可以看到。为什么现在的驾驶员会不愿意上岗,所谓经济不断地往下滑,而驾驶员每月的收入也逐年往下滑,特别是今年过完春节后,15家出租公司所聘用的驾驶员数量很少,甚至有的时候一天聘用上岗驾驶员只有1个,下岗的就有89个。问他为什么?“我没有办法继续在这个行业干下去了,因为收入低,消费高。”现在的油费,经营成本,算上去无法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所谓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前每天可以跑300公里左右,现在最多230公里。我认为使用方案二可能比较好,每天每月里,日积月累去提高我们这个高危行业的驾驶员一点微薄的工资,吸引“回家”。

        采纳情况:采纳。

        7企业代表邱朝晖:刚才前面几位说得很清楚,我支持方案二。这对司机的收入增长会有更大的利益,当然,这也是对我们出租车管理公司,对驾驶员的安全、服务的管理,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采纳情况:采纳。

        8、驾驶员代表许玉乐:我是1999年来到珠海,珠海从默默无闻的小城,发展成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幸福之城和浪漫之城,但是随着城市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2000年时快餐3~5元,最多67元,现在快餐已涨到15~20元了。房租也从两三百涨到一千多元,拱北一房一厅都要2000块,包括小孩上学费用,幼儿园原来都是几百块,现在都涨到一千多了。各种成本不断增长,我们出租车又是个特殊行业,说白了年轻小伙子也干不了,出租车驾驶证必须满几年,考过才能开出租车,我们这部分人,说起来都算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我们的成本不断增加,收入不断减少,从我到珠海出租车就没涨过价,其他的都在涨,我们在幸福之城生活,但是让出租车司机感觉到越来越不幸福了,好像被遗忘了,我不想提大数据,这次涨价都已经姗姗来迟了,早该涨了,希望不要把默默无闻奋斗在烈日炎炎下的出租车司机遗忘,不要把我们的收入忽略了。我更倾向于方案二。

        采纳情况:采纳。

        9驾驶员代表杨俊峰:有一点我要说一下,相对出租车和网约车,网约车对出租车冲击很大。他们在晚高峰时价格调整是1.2倍、3倍,出租车没有,出租车规定价格多少就是多少,而且节假日,在座各位在加班过程中可能会有3倍工资补贴,我们驾驶员工资一直是那个标准。我比较赞成方案二,如果出租车驾驶员收入有适当提高,大家的服务会跟上来,因为他收入很偏低的话,他对这个行业没有积极性了,你想他的服务从何而来?所以我比较赞成方案二。

        采纳情况:采纳。

        10驾驶员代表杨春:我倾向于方案二。可能刚才大家站的角度不同,阐述的观点也不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慢慢地回想一下。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出租车大家在需要时,乘坐时第一句话是“师傅,快点,我赶时间。”不需要时,你会看到我们所谓的斑斑劣迹,急刹车、变道,当你是乘客时大家有没有看到其他人的感受,这个时候只有对出租车司机不断下达命令,让司机不断按照你的意愿,不能违背你们的意愿,出租车司机只有听命于你们,否则你们一个电话投诉。珠海出租车司机的服务,不敢说在整个珠三角排第一,但可以说在珠三角排前茅。但是珠海出租车的价格相对于周边城市它是排在最尾,驾驶员收入跟他的付出不成正比,我相信大家大多数是成家的,上有老,下有小,出租车驾驶员,通过他每天的加班,他们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超过10个小时,那么他们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时间的付出,想多赚一点点,当年迈父母需要时有能力供养,当子女需要时囊中不羞涩。当深更半夜时,大家在漆黑夜晚,一个亮着“空车”标志的出租车来了,我想大家会想,出租车来了,有安全感了。网约车来了,大家会放心吗?传统出租车在大家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我想大家深有感触。网约车的出现,他们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也解决了市民的出行,但是大家总是说,传统出租车车内环境不好,车内卫生差。我想请问各位,传统出租车每天的上客率跟网约车的上客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能传统出租车拉5单,他拉1单客,我们没有时间搞卫生。特别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他满身汗水时,我想请问我们拉不拉?我们当然要拉,他们身上的汗水和鞋上的泥巴就会在车上留下味道。我想请问大家,您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我们的服务也做到了,请你们给我们一点公平的待遇,其实我们很简单,我们就是用辛劳的汗水想换回多一点点的通过我们时间的付出,多一点点的,有限的那么一点收入。

        采纳情况:采纳。

        11消费者代表马春芳:首先珠海市出租车运营成本报告中两个疑问我提一下,2013~2015年平均单位运营成本是2.73元每公里,出租车现在的收入每公里2.4元,我想问高出的13.75%亏本钱怎么还会营运到现在?这个钱怎么一直亏,出租车还一直经营?这个数据我不相信。第二,以前小汽车一个牌照几十万,现在改成一个牌照1万左右。但是,现在出租车要挂靠公司,每部出租小汽车给公司的管理费用几万块,数量不等,具体原因希望有关部门跟我们解释一下。第二点,出租车素质比较差,出租车与城市出行息息相关,珠海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也是外来人员比较密集的城市,说实在是珠海的一张名片,是珠海市的一个标志。可是作为消费者,我个人经常看到这样的,出租车拒载,不打表,外地乘客进来加价,超线,乱闯。还包括出租车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出租车出来两年左右,整个出租车外观,不说脏和差,外观到处是破乱不堪,都是由于发生了事故。包括前两天,情侣路出租车司机撞了个17岁的小孩子,这个双方都有责任,但是大家也想一想。我不是对出租车有成见,我周围朋友以前是开公交车的,他要我一定提这一点,珠海市的出租车司机素质确实有待提高。第三点,政府的管理严重缺失。去年出租车罢工,今年公交车司机罢工。为什么会这样?这政府管理是有问题的。挂牌制度也不合理,不规范,公民个人有牌照为什么还要公司管理?加重了出租车司机的负担,出租车司机的素质大家都知道。公司对出租车素质提升和违规处理没有尽到责任,经常有投诉都是不了了之,所以司机违规的东西非常普遍,非常多。我个人认为出租车司机辛苦,工资低,不单靠运价调高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每公里2.6元左右,也达不到刚才发改局给我们的审计报告的2.73元,这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个人反对这次听证会上的所有方案。最后,我讲个其他城市的出租车管理方案,上海大家都知道,他们出租车管理是这样的,只要有户籍的上海人可以拿牌照,但必须开这个车,但是这个司机,每年发生3次或以上违规或投诉,核实后这个牌照就取消。所以在上海乘坐出租车的服务态度是非常好的。最后提一下自己的意见,说实在的,政府真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改革现有珠海市出租小汽车的不合理、不合规的规章制度,特别取消公司挂靠,政府管理出租车应该是免费管理的,为出租车司机和居民着想都应该是免费管理。出租车司机提供免费培训和学习,把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我个人希望在这方面为大家提供服务和宣传,我经常坐车,经常问司机,我经常被拒,我自己也明白,3公里内的就不打车了,高峰期不打车,司机不愿意去的我也不打车。所以,我对这个意见比较大,其实我也问过他们,我自己从侧面想了解,出租车司机考证怎么考,我自己都想做,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么难?说实在,刚才听了交管局的同志说的,以后不管提价方案能否提价,作为珠海这个城市,出租车也是个名牌和宣传工具,确实服务素质一定要提高。

        采纳情况:部分采纳。理由:成本监审报告结论是出租车运营成本2.73/公里,不代表里程价一定要超过成本,因为整个运价结构还有起步价、分段收费、夜间收费、等候收费等补充,综合起来不存在亏本问题。

        12消费者代表陈洁玲:我从个人消费体验来阐述我的观点,首先发表一下意见,我比较倾向于支持方案二,全面调整出租车运价,毕竟20多年来调整一次也挺不容易,建议一步到位比较彻底。我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从事财务有六七年了,我也知道目前整个市场的经济水平上涨,人工薪酬、社保费用,包括车辆维护成本一直不断攀升,所以作为营运企业来说,他们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司机团队,确实他们收入相对比较低,不然就不会出现罢工争取个人权益事件的产生。其实司机这个团队,他的稳定性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比较重要。整体来说,要解决出租车企业的压力,对运价进行调整确实有必要,也是为了达到出租车整体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刚刚说了挺多出租车不好的一面,其实我个人觉得出租车司机,驾驶员这一块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我认为出租车司机很专业,认路非常准,在赶时间时我都会坐出租车,因为他们真的很快。确实,不足的一面,服务水平相比网约车普遍比较低,但是我觉得驾驶员服务水平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这个岗位已经麻木了,他们失去了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度。可以从两方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滴滴出行可以叫出租车,因为我的出行比较有计划,我提前5分钟就叫出租车,因为我可以实时看到出租车行驶的情况,就可以计划自己的时间来做安排,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者可以直接对司机进行平分,而且是个公共的平台,每个人可以直观地看到该司机在当月的评分和星级情况,我建议巡游出租车也可以加入这个平台,因为这个平台可以作为出租车企业对司机的考核奖励的依据,像星级服务,好人好事,也可以作为一个多重奖励的方案,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出租车司机的整体工作热情度。这两个措施是我个人觉得可以对现在驾驶员服务态度比较低,稍微起到作用的。

        采纳情况:采纳。

        13消费者代表李明:我个人更偏向于方案二,各位说了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

        采纳情况:采纳。

        14消费者代表罗文基:我个人很赞成调整价格,但是调整价格以后部分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不够好,希望调整价格后把这部分的司机服务态度都调整上来,为这个行业做出贡献。

        采纳情况:采纳。

        15消费者代表黄承冕:我赞同方案二。但是我想提醒一下出租车司机,无论什么服务,无论乘客怎么要求,依法是服务前提,不能乘客说赶时间就拼命变线,拼命改道,这种服务不能说是好的服务,因为已经违法了,而且平时跟出租车司机接触时,发现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很普通,珠海存在打车难。这种情况出现,当然与司机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收入水平在提高,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都是在下降的,但是对可以获得的服务态度是上升的,如果司机收入增加,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可以对普通市民的生活水平和珠海市城市形象有积极作用,而且出租车作为一种形式存在,我作为一个消费者不赞成单一垄断形式出现,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水平,传统的士存在是对网约车的抗衡,会对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

        采纳情况:采纳。

        16消费者代表温伟文:本人觉得调价有必要,倾向于方案二。

        采纳情况:采纳。

        17消费者代表梁永享: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关于余海东先生提到一个问题,比如关于12公里以后加收30%,我认为是可以的,首先对这个调价是支持的。关于具体数字,认为12公里应该可以多考虑一下,要增加一点里程。因为珠海整个城市直径大概15公里不到,整个半径也就78公里。不能像广州,广州35公里还是在闹市区里,基本不存在放空回程的问题,珠海是个小城市。关于公里调到12公里,可不可以考虑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也同意消费者代表先生提到的,审计报告过去每公里经营成本2.7元,一直到2.6元,对此提出质疑,我认同他的观点。当然,我认同他的观点,并不是反对提价,而是提价幅度应该更大一点,十几年来我们整个营运成本翻了好几倍了,我们现在只是略微增加一点,减了半公里,好像费用增加了20%,可是在后面2.5公里以后,每公里只增加了2毛钱,只增加了8.33%,两个调价综合加起来才百分之九点几,达不到10%,能不能起到调价带来的作用,能不能解决现在出租车行业出现的那么多问题,甚至上个月公交公司罢工,还引起了出租车司机的罢工。他们罢工不是没道理的,他们有情绪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实这么多年来收入远远跟不上。这次调价幅度那么低,能不能解决问题,调价肯定损害了一部分社会团体、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综合考虑,我们要权衡一下,还是要起到综合效果。第三个问题,我们在调价的基础上能够达到或提高司机收入的情况下,管理水平也要跟上,比如车外观的管理,车内整洁、空气清新,确实出租车不管哪个公司,我也观察了一下,确实出租车比起网约车存在差距,这点希望得到提高。网约的速度、网约的便利,现在出租车公司也有,但是跟网约车还有差距,我觉得有必要向他们学习。

        采纳情况:部分采纳。理由:超过12公里加价跟周边城市相当,符合我市交通、地理环境和出租车运营半径等实际;运价要综合评估,不能单看里程价。

        对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发展和改革局将认真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市出租小汽车运价调整方案,然后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审批。

         

         

        听证人:郭圣勇  卢新华  蔡开达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787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