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珠海财政坚持把教育优先优质发展放在财政服务和保障的重要地位,从落实资金保障、支持师资建设、补齐教育短板等切实推动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促进珠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课后服务经费
一是2021年全市预算安排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经费414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压力以及家长的精神负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要求,市财政追加安排“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三个一’特色活动进校园经费”123.2万元,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满足广大家长需求。
三是2022年全市预计安排1亿元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其中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上述经费可在原有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双减”政策资金保障力度,推动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该项目已同时被列为2022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二、强化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2021年市财政安排“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强师工程)”1000万元,对在职教师开展培养、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形成一支引领我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该项投入,预计安排2000万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市财政局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个不低于或高于”的政策,逐步建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津补贴统筹推进机制。 三是逐步提高临聘教师工资待遇。市财政局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对市本级临聘教师人数、工资进行全面摸底,制定并实施了临聘教师工资增长方案。通过提高临聘教师工资待遇,有效解决了临聘教师收入水平低、流动性大等问题,进一步稳定了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一方面,持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补齐教育领域短板。根据珠海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统筹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切实做好人民满意教育。2022年我市将实施“学校建设投资倍增”,预计全市安排50亿元用于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项目。 另一方面,改善薄弱学校建设水平,着力推进东西部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发挥市属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开展市属优质教育资源与西部地区集团化办学,2021年市教育、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市属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将集团化办学经费纳入市区财政年度预算,推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实现“东西区域协调,优质均衡发展,群众满意认可”的教育格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受到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