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亮眼!打造“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珠海交出这份成绩单!

        撰写时间:2023-01-19 10:43 文章来源: 观海融媒

          广东省委第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我市在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要以绿美珠海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打造美丽中国生态典范。

          1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珠海市水务局、珠海市农业农村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据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经纬介绍,自2022年起,我市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在全省先行全面启动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通过三个方面着手,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美丽中国地方实践新路径:2022年1月,我市把“打造‘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率先全面启动“美丽中国”珠海实践,较生态环境部开展地方实践部署提前一年,成为我省先行启动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的地市之一。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定期听取“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并成立“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深化市区协作。突破以往框架方案推动指标落实的“常规打法”,全面梳理“十四五”期间谋划建设的一系列“补短板”“利长远”“惠民生”项目,突破性出台我省首个美丽中国地方实践项目五年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投入500亿元在美丽森林、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蓝天、美丽城市、美丽园区、美丽乡村等7大领域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为珠海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环境容量与产业发展承载力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2022年至今,我市共谋划建设183个珠海实践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55个、续建项目7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54个。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2022年共完成投资85.34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任务,完成投资额比计划高出10.82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指数实现达标率89.9%,总体空气质量排名珠三角第3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完成1713亩高质量水源林、红旗镇大林山生态公园8.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修复海天公园沙滩等城市海岸线1067米;完成东澳岛东澳湾整治,公众亲水空间得以拓展,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启动“污水零直排”示范园区等美丽园区建设,以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助力产业集聚、项目招引。有序推进新一轮“美丽家园共同缔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将桂山镇、莲洲镇等特色镇打造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宁静香洲”城市噪声污染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首期试点建设,生活空间更加宜居适度。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梁宪明表示,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珠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珠海市自然保护地规划(2021-2035年)》《珠海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珠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珠海市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我市生态修复工作五大转变:一是从单一要素修复转向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和修复,二是从单一自然生态系统修复转向面向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的生态修复;三是由以前分散实施转向集中布局;四是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五是从片面追求规模转向坚持规模和要质要量,强调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同时规划根据我市生态本底条件,统筹部署了我市生态修复的六大重点任务,分别为海岸带修复、海域海岛修复、矿山石场修复、生态廊道保护修复、田园水网整治修复和城市生态细胞的建构。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苑平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产业第一”工作总抓手,该局结合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转运站现状与建设需求,积极谋划“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持续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创建“无废城市”。主要的建设项目有:

          一是2022年建成投产厨余垃圾处理二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500吨/日)、建筑垃圾及炉渣综合利用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建筑垃圾2000吨/日,炉渣1000吨/日)两个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同时积极推进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三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4.91亿元。二是区级环卫设施已完成横山站、东湾站、新丰站、定家湾站等4座垃圾转运设施及香洲区生态资源利用中心(一期工程)、桂山岛垃圾生态处置场项目建设,总投资额合计约6050万元。
        我市新建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均位于珠海生态环保产业园内,目前园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相当顺利,已建成投产焚烧发电项目、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及炉渣处理项目,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处置目标,焚烧处理率位于省内领先水平。二是不断完善我市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相匹配的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具有珠海特色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三是围绕珠海生态环保产业园区物质、能源“双循环”循环经济理念,接收处置园区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产生的炉渣,初步实现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构建了园区内物质和能源双效循环利用的生态环保产业链模式。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建设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三期项目,积极推进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转运站项目,促进我市固废(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扎实推动建设“无废城市”。

          珠海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梁杰明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市水务局积极开展“美丽中国”珠海实践,主要依据十四五规划和中远期规划进行全面梳理,2022年,全市水务行业入库项目74个,项目涵盖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城乡内涝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总投资约264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51%,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40.78亿元,占比同样达51%。2022年完成投资44.15亿元,完成率达108%。顺利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中3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一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示范任务,及市“十件民生实事”17处重要区域内涝点整治,完成年度整治任务内涝点30处,全市新建改建污水管网612公里,完成率102%。高质量建设碧道97.15公里等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抓好项目落实落地,该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将项目谋划工作列入局党组、局务会议常设议题每月研判、随时调度,今年以来已召开超过20次工作部署和项目调度会议,有力提升项目谋划的针对性、成熟度。
        二是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按照《“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7年)》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进一步整合优化实际开工及储备项目,实施动态调整确保入库项目质量,同时,在全市水务行业项目库中,认真筛选符合“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标准和要求的项目,持续充实入库。
        三是督促责任单位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压实各区及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做好项目横道图和项目进度表,进一步梳理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集中力量协调解决,抢抓时间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有效投资,确保每月完成时序进度目标。同时,做好推进过程中的合理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为在建项目加快施工、新开工项目尽早动工、前期项目尽快立项提供“加速度”。

          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张志海表示,2019年以来,珠海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农村公厕560座,已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任务。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遴选核查,珠海市斗门区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九大典型范例。主要举措有5点: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打牢工作基础。全面排查全市农村厕所底数,122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户厕6.9万多个,以区为单位,摸清了农村公共厕所数量、类型、布点、模式以及各区卫生公厕需求数量缺口等信息,并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为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坚持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科学实施。印发《珠海市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进一步加大改厕力度和提升改厕质量,将农村“厕所革命”与污水管网建设相结合,探索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加强对厕所污水和粪便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解决好粪污的“出口”和利用问题。
        三是坚持建管并重,完善改厕长效管养机制。全市各村均按照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置了保洁队伍,经费由各村集体统筹解决,农村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支持。2019年来累计投入11745.75万元,针对农村公厕,采取政府财政全包的形式,结合自然村的需求按实际进行新建或改建,同时全面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工作成效。该局成立了督查专班,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每月开展专项督查,形成问题图斑后反馈到各区要求限期整改。为了确保改厕质量和农村群众对改厕工作知晓度和满意度,2021-2022年连续两年组织了全市农村厕所问题的摸排,采取自下而上,发动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全面排查,不落一户真实反映农村厕所问题的整改情况,对整改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问题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改厕工作取得实效。

          文字:许晖图片:陈佳哲编辑:刘嘉诚责任编辑:帅云



        分享到: 0